大众内生动力强,脱贫致富有期望。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大街拉揽村,家家户户都有一个“小作坊”,当地大众使用自家的“小工厂”加工竹木制品,用自己的双手拓荒了一条增收致富路。
走进拉揽村,一片片旺盛的竹海出现眼前,自然风光迷人。乡民彭光祖和妻子正在自家门口繁忙着,丈量、切开、拼装,每个动作都很熟练。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,而夫妻俩人素日里就在家门口做着“有收入不离家”的作业,门前还种满了花草、蔬菜等,俨然一副惬意的“优居”日子现象。
彭光祖介绍,家庭竹品小作坊首要集合在拉揽村五组,简直每家每户都有个小作坊,加工竹木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工,加工的竹制品有扫把、扁担、人字梯等。
“竹秆拿来做扁担,竹尖拿来做筷子,竹叶拿来做扫把。”彭光祖的妻子平立兰说。
竹子割了次年仍会循环成长、不必过多浓艳,加上竹子“浑身是宝”,竹制品市场需求量大,当地大众便充分使用丰厚的竹木资源,将“竹木”变“财富”,在家门口便完成了增收致富。据了解,现在拉揽村五组已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采纳“合作社+农户”的开展形式,经过合作社“穿针引线”,帮大众找销路,将“家庭竹品小作坊”变成“家门口挣钱的小工厂”,带动贫穷大众一同开展增收,不断迈向致富的小康日子。(韦恩雪 韦荣整 韦兴颖)